地方站: 郑州 洛阳 开封 许昌 新乡 濮阳 焦作 鹤壁 平顶山 安阳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 行测资料 >> 言语

河南公务员考试行测言语理解题:这些对策项不要选

Tag: 河南公务员2024年河南公务员河南省考 2023-12-05 字号: T | T | T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对于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中的主旨观点题,很多考生心中一直存在困惑——究竟何时才能选择对策?有考生认为看见对策项就秒选,也有考生认为对策项可能属于过度推断,不敢选。其实,这两种想法都未免太过武断。关于答案中的对策项一定要做到“对症下药”,下面河南公务员考试网就跟大家讨论一下哪些不能选的对策项。

    一、“无关”型对策

    【例题1】

    传统的史学研究,由于其对象大都是“不能说话的”档案和文献资料,因而在研究过程中,它们只是扮演“法官”角色的研究者们审判的“被告”,而这个“被告”在法庭上没有任何为自己辩护的权利。所以,不同的“法官”由于其适用的审判规则不一样,尽管这个规则非常科学和准确,但是造成对相同问题的研究结果却大相径庭。

    这段文字所表达的主要意思是:

    A.运用同样的档案和文献资料进行史学研究却可能得出不一样的结果

    B.运用档案和文献资料进行史学研究应当谨慎,而不能武断

    C.研究历史还应注重运用“能说话的”史料

    D.应当制定统一的规则来规范对档案和文献资料的研究

    【解析】A。整个题干的脉络很清晰,总共就两个部分第一句分析了史学研究对象的两个特点即“不能说话和不能为自己辩护”,所以,第二句在此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即研究者利用不同规则对相同问题的研究会造成不同的结果。

    A项明显符合作者所表达的意思,保留。

    B项重点在谈及谨慎的问题,相应题干中应该存在不谨慎的情况,或者运用这种研究会得到不好的情况。对应题干只说得到的结果是大相径庭的,客观强调不同而已,并非不好。所以B选项不选。

    C项重点谈的是应该注重“能说话”的史料,所以该选项想表达的其实就是“不能说话”的史料不好。同样的道理,题干表达的意思只是结果不同,但是到底好还是不好,是不知道的,因此,C也不符合。

    D项重点谈的是应当有统一规则来规范研究,题干中有提及规则不统一,但是其表达的意思是因为运用的规则不一样所以带来的结果是不同的,并不代表规则本身就是不统一的;同时,带来的结果不同,也不代表需要有统一的规则,这个是理解不出来的。综合,该选项也不选。

    【总结】

    对策是为了解决问题的,所以材料中没有提出问题时,对策句一般不是正确答案。

    二、“无效”型对策

    【例题2】

    现在很多人形成了一种习惯,要找什么问题、线索、资料,不假思索就去打开搜索引擎。可是网上的信息往往真假参半,怎么能不加考辨就当作研究的依据呢?再说,这种只有结果、没有过程的行为,并不助于思考力的提升,反而可能形成“偷懒”的惯性。人们理解某种事物,往往需要逐步去了解和熟悉,这过程可能有许多感性的认知,是重要的积累。如果过多依赖网上的结论,容易形成碎片式、拼贴式思维。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碎片化思维不利于人们感性认知的形成

    B.人们应增强对互联网海量信息的辨识能力

    C.过于依赖互联网会阻碍人思考的深度和广度

    D.互联网深刻改变了人们理解事物的方式和途径

    【解析】答案选C。材料分析:文段首先介绍了人们习惯用搜索引擎查资料这一现象,接着指出网络信息真假参半,不能直接当作研究的依据,继而指出从网上搜索信息的行为不助于思考力的提升,反而可能形成“偷”的思考惯性。其后论述了人们理解某种事物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能获得感性的认知和知识积累,最后进一步强调如果过多依赖网上的结论,容易形成碎片式、拼贴式思维。作者的观点是过多依赖搜索引擎去获取网上的结论无助于思考力的提升,反而容易形成碎片式、拼贴式思维。

    选项分析:A项脱离了互联网这一论述对象,排除。B项只是针对过于依赖互联网其中一个弊端提出措施,不具有概括性,排除。C项表述与作者观点相符,当选。D项未涉及互联网对人的思考力的影响,排除。故本题选C。

    B项的对策仅仅提到增强辨识能力,而材料的主要问题是过度依赖搜索引擎,B的对策不能解决题干全部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选择的是概括全文(能更全面解决问题)的选项C。

    【总结】

    材料中有问题时,没有针对性、解决问题不全面的对策项都不对。

    同学们,面对对策项不要盲目选,一定要分析选项的对策和题干是否有关,是否针对性地全面地解决了题干的问题。只有真正抓住对策,并且兼顾针对性、全面性我们才能真正地准确选出正确答案。
  \

点击分享此信息:
没有了   |   下一篇 »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http://www.hn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30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