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食物营养与安全
对于申论,大多数考生持迷茫态度,面对冗长的资料,无从下手。申论写作要求也是需要考生熟练掌握阅读理解材料、准确立意命题,同时在利用给定材料的基础上,能旁征博引、引申发挥,充分运用储备知识进行文章写作。河南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hngwy.org/)整理了一些申论热点供考生参考。考生可结合2015年河南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备考。
保障食物数量和质量安全、促进居民营养改善,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国务院颁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为推动农业生产、保障食物安全和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指导。
【标准表述】
[居民营养健康状况不佳的原因]
一是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性疾病已由过去的“饿出病”发展为现在的“吃出病”,即营养过剩导致相关疾病高发。
二是生活方式不健康,我国居民年体检率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居民比重较少,以及高吸烟率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原因之一。
三是健康科学知识普及滞后,特别是膳食营养与健康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滞后,营养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的形成率均较低,相当一部分人群习惯于原有陋习和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从而使慢性疾病常有发生。
从根本上看,我国食物生产、消费、营养由不同部门管理,三者难以协调同步,是导致当前食物与营养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深层原因。突出表现在粮食、畜产品、果蔬等主要食物供需不平衡、区域不平衡等问题造成市场波动频繁;主要食物生产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多品种、个性化需求,常常出现短缺与过剩并存;食物生产与居民营养需求相脱节,既造成农业资源的浪费,又使得营养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
[食物安全与营养工作面临着挑战]
当前,在我国耕地不断减少、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大、气候影响加剧的情况下,要彻底解决13亿多人口吃得营养与安全的问题,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保障食物安全难度加大。目前,我国食物数量安全已基本得到保障,但区域性和结构性供给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常常引起公众担忧和不满。面对数十万家食品生产企业和数百万家食品经营主体,以及难以数计的小作坊、小摊贩等经营单位,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工作量大而复杂。再加上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标准以及市场秩序、食品认证、食品检测体系还不够完善,彻底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任重道远。
居民营养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慢性疾病趋重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病率呈加速增长态势。
二是营养性疾病趋向年轻化。一方面由于营养过剩或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导致年轻人患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比重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青少年患糖尿病的比例为1.9%,相当于美国同龄人(0.5%)4倍左右,在不满17岁的孩子中有1/3出现了至少一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另一方面,青少年营养摄入不足、营养不良的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更为严重。黑龙江省的调研结果显示,九成青少年学生对蔬菜、水果、鱼虾、乳品的摄入量不足。
三是营养性疾病趋向多样化。营养性疾病主要是由过去的营养不足转变为营养过剩所引起的。营养过剩导致心血管疾病、脂肪肝、胰腺炎等脏器的器质性病变。
[对策措施]
随着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物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明显提升,对营养健康的关注度日益增强,这就需要各级政府与有关部门下大气力,综合施策,以市场需求的强劲动力推动食品安全与营养工作跨上新台阶。对此,专家建议:
第一,政府要将持续改善食物安全与营养作为重点工作。
要坚持食物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发展方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稳定提高食物数量供给和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推进优质食物生产,逐步形成以营养需求为导向的现代食物产业体系。要通过实施专项营养改善计划,保障老年人、儿童青少年、孕妇与婴幼儿等特定人群,以及贫困地区、农村地区、流动人群集中及新型城镇化等特定地区居民的膳食营养水平,降低营养相关性疾病的发病率。
第二,提高公民掌握食物与营养的科学知识。实践证明,居民要防控营养缺乏、营养过剩和营养相关疾病,关键是要掌握科学的营养知识。
一是在中小学开设食物营养与健康知识课程,学校食堂应配备专、兼职营养师。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开展科学平衡膳食、戒烟限酒、全民健身等常识教育;限制高脂、高盐、高糖等不健康食品广告的片面宣传;研究设立“公众营养周”。
三是规范现有宣传渠道,加强对各类媒体的监督管理,对有关营养健康的出版物和宣传品,建议实行专家审核制。
第三,加快营养配餐制的推广应用。
营养配餐制就是通过对食物原料与食品制成品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开展营养配餐设计,形成合理膳食的系列营养食谱。地方政府应明确有关部门试行以集体、单位、学校、社区等公共餐饮部门为载体,实行公共供餐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广营养配餐制的应用。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5年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
食物营养与安全
【背景链接】保障食物数量和质量安全、促进居民营养改善,是最大的民生工程。国务院颁布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14-2020年)》,为推动农业生产、保障食物安全和提升全民健康水平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重要指导。
【标准表述】
[居民营养健康状况不佳的原因]
一是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性疾病已由过去的“饿出病”发展为现在的“吃出病”,即营养过剩导致相关疾病高发。
二是生活方式不健康,我国居民年体检率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居民比重较少,以及高吸烟率等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也是原因之一。
三是健康科学知识普及滞后,特别是膳食营养与健康科学知识的宣传普及滞后,营养知识的知晓率和健康行为的形成率均较低,相当一部分人群习惯于原有陋习和不科学的生活方式,从而使慢性疾病常有发生。
从根本上看,我国食物生产、消费、营养由不同部门管理,三者难以协调同步,是导致当前食物与营养发展滞后于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深层原因。突出表现在粮食、畜产品、果蔬等主要食物供需不平衡、区域不平衡等问题造成市场波动频繁;主要食物生产不能完全满足市场多品种、个性化需求,常常出现短缺与过剩并存;食物生产与居民营养需求相脱节,既造成农业资源的浪费,又使得营养性疾病发病率不断上升。
[食物安全与营养工作面临着挑战]
当前,在我国耕地不断减少、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大、气候影响加剧的情况下,要彻底解决13亿多人口吃得营养与安全的问题,仍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保障食物安全难度加大。目前,我国食物数量安全已基本得到保障,但区域性和结构性供给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时有发生,常常引起公众担忧和不满。面对数十万家食品生产企业和数百万家食品经营主体,以及难以数计的小作坊、小摊贩等经营单位,保障食品质量安全工作量大而复杂。再加上我国现有的法律、法规、标准以及市场秩序、食品认证、食品检测体系还不够完善,彻底解决食品质量安全问题任重道远。
居民营养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一是慢性疾病趋重化,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病率呈加速增长态势。
二是营养性疾病趋向年轻化。一方面由于营养过剩或不合理的膳食结构导致年轻人患超重肥胖、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等慢性疾病比重增加,据有关部门统计我国青少年患糖尿病的比例为1.9%,相当于美国同龄人(0.5%)4倍左右,在不满17岁的孩子中有1/3出现了至少一种心血管危险因素。另一方面,青少年营养摄入不足、营养不良的问题依然没有彻底解决,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更为严重。黑龙江省的调研结果显示,九成青少年学生对蔬菜、水果、鱼虾、乳品的摄入量不足。
三是营养性疾病趋向多样化。营养性疾病主要是由过去的营养不足转变为营养过剩所引起的。营养过剩导致心血管疾病、脂肪肝、胰腺炎等脏器的器质性病变。
[对策措施]
随着经济发展与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物多样化、优质化的需求明显提升,对营养健康的关注度日益增强,这就需要各级政府与有关部门下大气力,综合施策,以市场需求的强劲动力推动食品安全与营养工作跨上新台阶。对此,专家建议:
第一,政府要将持续改善食物安全与营养作为重点工作。
要坚持食物数量与质量并重的发展方针,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稳定提高食物数量供给和质量安全保障能力。加快推进优质食物生产,逐步形成以营养需求为导向的现代食物产业体系。要通过实施专项营养改善计划,保障老年人、儿童青少年、孕妇与婴幼儿等特定人群,以及贫困地区、农村地区、流动人群集中及新型城镇化等特定地区居民的膳食营养水平,降低营养相关性疾病的发病率。
第二,提高公民掌握食物与营养的科学知识。实践证明,居民要防控营养缺乏、营养过剩和营养相关疾病,关键是要掌握科学的营养知识。
一是在中小学开设食物营养与健康知识课程,学校食堂应配备专、兼职营养师。
二是加大宣传力度,开展科学平衡膳食、戒烟限酒、全民健身等常识教育;限制高脂、高盐、高糖等不健康食品广告的片面宣传;研究设立“公众营养周”。
三是规范现有宣传渠道,加强对各类媒体的监督管理,对有关营养健康的出版物和宣传品,建议实行专家审核制。
第三,加快营养配餐制的推广应用。
营养配餐制就是通过对食物原料与食品制成品的营养成分进行分析测定,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开展营养配餐设计,形成合理膳食的系列营养食谱。地方政府应明确有关部门试行以集体、单位、学校、社区等公共餐饮部门为载体,实行公共供餐的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推广营养配餐制的应用。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5年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民族村寨保护与发展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