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郑州 洛阳 开封 许昌 新乡 濮阳 焦作 鹤壁 平顶山 安阳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 申论资料 >> 热点时评

2014年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微信朋友圈的信任崩塌

Tag: 河南公务员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 2014-08-15    来源:河南公务员考试 字号: T | T | T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现在的申论考试对于考生的能力要求越来越高,不再是靠简单的抄抄编编就能得高分的时代了。如何应对越来越复杂的申论考试,河南公务员考试网认为,首先要掌握热点话题。河南公务员考试网(http://www.hngwy.org/)整理了一些申论热点供考生参考。可结合2014年河南公务员考试通用教材
  微信朋友圈的信任崩塌
  【背景链接】
  网络时代的发展确实为人们的沟通交流提供了便利,各种沟通工具,尤其是微信的出现,使人们的沟通方式由原来的文字迅速提升为语音,人们可以与异地的朋友随时随地交流信息,而且还能听到对方的声音,这无疑比文字更能加深人们之间的感情。然而,在经历了微信发展的高潮期进入平缓运营期后,各种问题接连不断地产生。相信每位朋友都有深切体会,微信原来的朋友圈功能就是为了能快速方便地了解朋友的现状并及时给与情感关怀,而现在朋友圈俨然乱成了一锅粥,有经常发心灵鸡汤的、有代购商品做宣传的、有文字与图片严重不符的等等,使得朋友圈失去了朋友互相了解、交流的功能。
  当然,这些还都无伤大雅、一笑而过即可,有一些不道德的做法却实在是让人忍无可忍。如云南鲁甸县发生地震后,一条“为灾区祈福”的链接在朋友圈里流传起来。只要输入个人信息,将在朋友圈里显示出一条链接:“我叫××,我来自××,我是第××位为灾区祈福的人”。根据链接页面上的信息显示,至少有超过5000万人参与。没想到这个所谓的“祈福链接”实际上是一个广告链接,而且还诱导网友下载软件,从而获取网友的通讯录。这种打着为地震灾区祝福的名义来盗取网友信息的做法实在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完全就是利用人们的同情心来“发国难财”。
  【标准表述】
  这种做法不仅盗取了转发人的信息,使其可能蒙受经济之外,专家认为还带来了一个比较恶劣的社会影响,就是人们在经历多次这样的欺骗之后还能在遇到真实祈福信息或帮助信息时再伸出援助之手吗?社会的信任支撑是否会因此而崩塌呢?正如以前的人们在街上遇到流浪乞讨人员时都会给与钱财或物品的帮助,然而在看过太多假乞讨人员或受控制乞讨人员被曝光后,人们再次遇到流浪者们大多不会再伸出援助之手,因为不知道他们是真的需要帮助的人还是利用人们的同情心理来达到自身不劳而获的目的。试想,下次人们在微信或微博上再看到这样的祈福信息、求助信息时能否放心地转发呢?
  网络时代的便捷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网络的匿名性、传播的快速性、返监测手段的滞后性等均为投机取巧分子提供了犯罪的土壤。因此,为了维护社会的诚信,促进社会互信体系的建设,首先,政府的管理部门应该根据网络时代的特点有针对性的制定相关的规定,正如之前发布的微博500条规定(利用信息网络诽谤他人,同一诽谤信息实际被点击、浏览次数达到5000次以上,或者被转发次数达到500次以上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的“情节严重”,可构成诽谤罪)一样,微信、QQ等新型通讯工具也应该有类似的规定来控制网络犯罪;其次,公安部门和电信部门应该加强监管,利用新科技手段加强监控,对不良信息的制造者给与严厉的处罚,使其犯罪的成本远远大于得利成本,以法律的威严震慑犯罪者的投机取巧心理;最后,希望网友们和微信圈的朋友们能够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和能力,多点文明与科学意识,在看到一些信息时不要盲目相信,要对信息进行理性的判断和甄别。有时候实际的帮助比灾区人们看不见的祈福来的更实在、更能感动人心!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4年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热点:道德模范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http://www.hn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30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