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郑州 洛阳 开封 许昌 新乡 濮阳 焦作 鹤壁 平顶山 安阳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 申论资料 >> 申论指导

2013年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之高分解答提出对策题

Tag: 河南公务员公务员考试 2013-08-13    来源:河南公务员考试 字号: T | T | T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2013年河南公务员考试已经逼近,相信各位考生通过连日的备战复习已经对申论有所认识和了解,部分同学或许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申论做答思路,申论的分数高低关系到笔试的成败。如何让自己的申论考试成绩提高呢?
  首先要快速提高阅读理解概括能力,因为这是完成申论考试的基础。阅读理解概括能力得到提高后,就可以迅速理清材料的关系、把握材料的层次、获得准确的信息,也就找到了对应的答案。在吃透材料的基础之上,申论考试经常会要求考生提出对策。这些对策在后面的写作中也会用到,因此提出对策能力直接影响到申论成绩高低。下面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www.hngwy.org)就为广大考生详述如何巧妙提出对策。
  一、巧妙提出对策解决问题
  第一步:利用材料中已经给出的对策
  1、在关键词“目前”的后面经常会出现实践中的做法,可以提炼为对策。
  2、成功的经验就是对策。
  3、失败的教训反过来说就是对策。
  4、问题得到解决的办法就是对策。
  第二步:明确身份,选择角度,提出新对策
  1、与题意、题目要求结合。
  2、与材料的实际内容结合。
  3、与官方的主流观点结合。
  第三步:对策宁多勿少
  1、分别从“思想观念”、“管理体制”、“法律规范”几个方面提出对策。
  2、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层面提出对策。
  可以从思想观念层面(传统文化、传统观念、思想教育、社会风气影响)、制度、体制、机制层面(制度不完善、体制存在弊端、尚未形成有效的处理机制)、法律法规层面(法律法规的滞后性导致法律的缺陷)、监督执行层面(政策执行的变形、监督工作不力)、技术、资金、后勤等保障层面(技术漏洞、资金短缺、人力不足等)这五个方面进一步细化答案。
  第四步:贴近参考答案
  1、把自己写出来的对策与真题的参考答案比较,找出不足之处。
  2、规范自己使用的语言,使自己的表达符合申论要求。
  第五步:通过关注时事新闻,练习提出对策的能力
  网络上出现了一个微博热词:中国式过马路。也就是“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跟红绿灯是没有关系的,只看人不看灯。”然后央视播出《新闻直播间》节目:中国式过马路,十字路口1小时600人闯红灯”。对于这个新闻,要自己试着进行评论。
  1、关键词分析
  红绿灯:遵守规则。
  跟红绿灯没有关系:不守规矩走遍天下,守规矩寸步难行。规矩本身的缺陷和倾向性。
  一撮人:人多力量大,团结就是力量,人多好办事,法不责众。
  2、原因分析
  (1)行人不遵守交通规则,司机行为不自觉、不自律:不文明,素质差。
  (2)不闯灯根本过不去马路:信号灯时间太短、转弯的车辆太多而且根本不让行人。
  (3)从众心理:别人都不遵守规则,自己也可以不遵守。
  (4)急迫症:资源紧缺引发争夺,分配不平衡带来倾轧,速度带来烦躁,便利加重烦躁,时代的心态就是再也不愿意等待。
  3、对策分析
  交管部门:
  (1)科学设计交通信号间隔,保证行人安全。
  (2)通过宣传教育,号召行人、司机加强自律。
  (3)树立警示标志、增加防护隔离物品、出台严管措施。
  (4)招聘大量辅警,在每个路口全天候对行人和非机动车进行劝导。
  (5)安装信号灯语音提示器,“现在是红灯,请不要闯红灯”。
  这里只介绍了一个主体(交管部门),其他主体应该怎么做,各位考生可以自己接着总结。
  二、避免误区提高成绩
  想要提高申论成绩,仅仅是知道如何答题还远远不够,考生还应该在做题时避免误区,不该丢的分就应该牢牢握在手里,这也是取得高分的一个重要因素。
  河南公务员考试网在此总结了考生复习过程中较易出现的问题并为大家提供了突破技巧,希望考生结合2013年河南公务员考试复习教材在最后的四十天里能高效提升自己的申论,也预祝各位考生取得理想的成绩!
  问题一:阅读材料不精准,审题不够仔细
  众所周知,给定资料是我们申论试题所占篇幅最大的一部分,材料的阅读是申论作答的基础,试题是我们阅读理解材料的指针,但是部分同学在阅读材料的过程中往往把握不准材料之间的逻辑关系,在短时间内提取的作答要点不够精准,往往造成提炼出的要点不够全面,有的同学甚至在审题的时候已经审偏了,就更谈不上“作答准确”了。
  专家认为,阅读材料也是要一定的技巧的,不同的材料所应用的阅读方法是不同的:
  第一,信息分类法。信息分类法是对材料所蕴含的信息按性质进行分类,看是属于问题描述类的、问题分析类的还是政策表述类的,从而正确区分材料的类别和作用,建立对材料的总体认识的方法,通过认定材料是讲什么的,包含哪些信息进而明确材料对应哪些问题,这是最直观而快速的阅读方法。
  第二,词汇提示法。词汇提示法是借助词汇提示,把握材料中的关键和重要信息,从而认识材料的意义和价值。比如: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最近说,全世界新增加了1亿缺粮人口。再比如:广东的成功也是中国的成功。然而,广东的问题也是中国的问题。这里的“说”和“然而”都属于重要的标志性词汇,从这些词汇的前后语句中,往往都能发现重要的观点或结论,这些都是我们作答要点所在。
  第三,节奏阅读法。有些材料需要我们细读,有些材料则没有这个必要,毕竟我们的考试时间有限,比如一些数据型的材料我们采用跳读法即可,数据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数据本身所要表达的观点或要描述的事实,我们只需看材料的前一句和后一句;再比如一些案例型的材料我们可以采用快读法,我们只需要着重去看该案例的主体、主体的处境、采取的措施、产生的结果以及由此得到的推论。
  第四,题文对照法。我们可以边看题边阅读材料,这样我们的阅读会更加有针对性,也更方便我们提炼对作答最有价值的部分。
  第五,点画圈注法。在阅读过程中一定要标记出对于作答有关键作用的部分,这样不仅节省考试时间,也更能帮助我们找准答题点,保证不会遗漏要点。
  问题二:归纳概括高度不够,对材料的的归纳仅仅是一些简单的描述
  之所以说高度是归纳概括类试题的一项根本要求,其依据来源于“归纳概括”的本质。简单说来,“归纳概括”就是要提炼出若干事物的共同特质,而后再用凝练准确的文字将其表达出来的过程。从思维的角度说,就是从特殊到一般、从较小范围的认识上升到较大范围的认识、从较低层次的认识上升到较高层次的认识的过程。而这个上升的过程,则正体现出了高度所在。而专家发现,绝大多数同学在归纳概括的过程中仅仅限于对一些材料实物的简单描述,并没有答出“归纳概括”的本质所在,显然是得不了高分的。
  专家总结如下技巧:
  第一,深入腠里,揭示实质。要从对问题本质的把握上,从体制机制的深度上将材料涉及的问题连根拔起,这就彰显了答题者深刻的理性思维和高度的概括能力,对深度的挖掘正是这一招的关键所在。
  第二,提升层次,拔高结论。对材料内容或问题的概括一定要言简意赅,我们可以先用一句总括性的语言来作为点睛之笔,一语道破天机,简明直接地点明问题所在,也能使阅卷老师在短时间内即能把握住我们的答题要点所在。随后再点缀上一些较为具体的表现,使答案得到了进一步的充实和完善。这招的高处就在于跳出了丛山峻岭中,识得了庐山真面目。也即把层次由一些琐碎的表象提升到了全局,结论定的高,且定的准。

  阅读此文的人还阅读了
  2013年河南公务员考试申论备考攻略

点击分享此信息: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http://www.hn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30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