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站: 郑州 洛阳 开封 许昌 新乡 濮阳 焦作 鹤壁 平顶山 安阳 更多
您的当前位置:河南公务员考试网 >> 推荐阅读

201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暑期特训之申论模拟:文化体制改革

Tag: 2013-07-03    来源:河南公务员考试 字号: T | T | T 我要提问我要提问
   一、注意事项
  1.本题本由给定资料与作答要求两部分构成。考试时限为150分钟。其中,阅读给定资料参考时限为40分钟,作答参考时限为110分钟。满分100分。
  2.监考人员宣布考试开始时,你才可以开始答题。
  3.请在题本、答题卡指定位置填写自己的姓名,填涂准考证号。
  4.所有题目一律使用现代汉语作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未按要求作答的,不得分。
  5.监考人员宣布考试结束时,考生应立即停止作答,将题本、答题卡和草稿纸都翻过来留在桌上,待监考人员确认数量无误、允许离开后,方可离开。
  严禁折叠答题卡!
  二、给定资料
  1.2010年7月2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关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他强调:“要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决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这是近年来中央最高层首次明确地强调抵制“三俗”之风。
  “庸俗”主要指平庸鄙陋,不高尚。“低俗”即低级且平庸,与高雅相对。“媚俗”原意之一是指俗气的艺术。日常意义的“媚俗”显然是一个贬义词,通常用来批评那种有意迎合、巴结庸众、低级趣味的艺术行为。
  “反三俗”并不是新有的提法。早在2006年2月,就有一些相声表演艺术家首先倡议要抵制相声表演中的“三俗”现象。2010年7月,某相声演员的弟子与某电视台记者发生冲突,8月1日,该相声演员却在演出时爆出“粗口”,称“记者还不如妓女”、“跟中国人不能讲理”等,引起众议。央视不点名批评其庸俗、低俗、媚俗:“在这个行业的精华与糟粕之间,他留下了糟粕;在这个行业的正气与江湖气之间,他选择了江湖气;在个人的私愤和公众人物的社会责任之间,他习惯性地倒向私愤。”
  而目前的问题是,“三俗”并不仅仅存在于相声界。
  由李少红导演的新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引发了种种争议。其中,黛玉裸死的镜头尤其“震撼”观众。《人民日报》评论说:“以低俗的流行元素颠覆了原作的艺术精神,这是艺术俯就和谄媚收视率的典型体现。”“如果靠情色成分来抓住观众的眼球,只能说明导演不理解艺术吸引读者和观众的真正奥秘。”
  芙蓉姐姐曾经红火一时。之后,网上以言辞出位、哗众取宠走红者无数,近期莫如“凤姐”。“凤姐”本名罗玉凤,其貌不扬,狂言雷人:“以我的智商和我的能力,往前推三百年,往后推三百年,总共六百年之内不会有第二个人超过我。”她曾在电视上公布极为苛刻的征婚条件,非清华北大硕士不嫁。2010年7月,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发言人称“凤姐这种低俗文化应该坚决叫停”。凤姐回应称:“我是社会大众捧出来的,是一个个网民顶帖顶出来的,所以这并不是我个人的低俗,而是社会。”
  数年前,一本名叫《有了快感你就喊》的小说书名引起了极大的争议。若干专家对书名的低俗煽情口诛笔伐。没想到,尘埃尚未落定,《拯救乳房》等又跟风而至。现如今,《情劫》、《野床》、《畸恋》之类的书名已满目皆是。同时,许多网站在标题制作上大胆“创新”,利用人们的猎奇心理,或耸人听闻,或奇闻怪谈,有的标题甚至根本与文章内容无关,读者往往是点击标题后才发现大呼“上当”。有的网站,则在标题制作上故意突出“香艳”、“情色”、“绝恋”、“暴力”,令家有未成年子女的父母们胆战心惊。
  “轻轻松松三分钟,意外怀孕去无踪”、“开始了吗?已经结束了”……这是一位名叫“现代新昆明人”的网友在彩龙论坛上总结出的“2009年度昆明最恶俗”的公交车广告帖子。“前几年,昆明公交车站牌后面都有一幅昆明旅游地图,得到很多外地游客的赞许,现在大部分却变成了医疗广告。”昆明市民李先生认为,虽然现在社会很开放,但公交车毕竟是公共场所,男女老少一起乘车时,车上都是轮番播放“人流”、“丰胸”广告,实在让人“很难受”,而且也非常不利于青少年身心健康。
  2.江苏卫视相亲节目《非诚勿扰》里,有“拜金女”扬言“宁愿坐在宝马里哭,也不愿骑在自行车上笑”,引起社会广泛热议,节目中屡屡出现的出位语言,如对一位年长的男士直接发话:“如果知道你来,我就让我妈代替我来了!”……在营造高收视率的同时也引起了很多观众的反感。
  本来作为主流媒体的电视荧屏为何却要“贩卖”这些低俗价值观呢?M教授认为,这其中的原因颇多,但关键因素和决定因素却是“唯收视率论”以及其背后隐藏的广告收入和经济利益。
  收视率作为一个相对科学、客观的量化指标,能够反映一档节目、一个频道,乃至一家电视台的收视表现,如果运用适度,它会使电视媒体更好地服务于观众;但是,我们在强调收视率的同时绝对不能丢掉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应该是我们看待、分析与运用收视率的一个基础。应当承认,某些低俗化的东西可能会带来高收视率,但对电视人来说,如果一味迎合,放弃对核心价值观的坚持,这就是“媚俗”。
  电视行业“唯收视率论”的根源在于经济利益。有了收视率,电视台广告量就会激增。所以在“唯收视率论”的推动下,一些电视台甚至采用演员来冒充嘉宾,使电视相亲节目变身“情景连续剧”,雇佣的演员在荧屏上不断炮制出雷人言论,以混淆视听,赢取收视率。这种行为严重违背事实真相和行业基本职业道德规范。如果任由电视行业低俗之风大行其道,电视行业的未来实在令人堪忧。
  2010年6月9日,国家广电总局正式下发《广电总局关于进一步规范婚恋交友类电视节目的管理通知》及《广电总局办公厅关于加强情感故事类电视节目管理的通知》,要求整治“相亲类节目泛滥、造假、低俗”等倾向,还荧屏以净土。
  2010年5月,山东阳谷县、临清县与安徽黄山三地争夺西门庆故里。阳谷县将建设“水浒传?金瓶梅文化旅游区建设项目”,复原西门庆和潘金莲的幽会地点,临清县提出打造“西门庆旅游项目”,重修王婆茶馆、武大郎炊饼铺等,而黄山则称将投资2000万元开发“西门庆故里”。在传统文学名著中,西门庆一向是“大淫贼、大恶霸、大奸商”的形象,如何转身成各地政府追捧的文化产业英雄?在这场争夺混战中,无非是为一个“利”字。然而,臭名昭著的西门庆怎么也能被追捧?当地的作为颇有勇气。2010年7月,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发出通知,严禁对于恶俗的名人故里命名炒作。
  3.提到“三俗”之风的出现和流行,人们往往会指责一些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的“无良”和“唯利”,就此,河北省省委宣传部副部长戴长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众有所好即投之,术有所能即行之。
  戴副部长表示,这大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人、一些行业为谋利而做出的本能选择。“三俗”文化产品也不例外。目前,一些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生产传播“三俗”文艺作品,比如“黛玉裸死”式的恶搞经典,炒作“凤姐”、“伪娘”、“拜金女”等,都属于利益驱使下的“术有所能即行之”,这说明部分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的道德和价值观念出了问题,忘记了自己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但同时我们更应该注意的是,这些“三俗”文艺作品往往能迅速流行甚至大行其道的事实,说明我们的社会价值观出现了混乱,部分社会公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文化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还有待提高。从这个角度讲,“三俗”之风的出现和流行,是“众有所好即投之”的结果。抵制“三俗”之风,必须充分看到这一点。
  当前,我国各省正在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步伐,从经验来看,转企改制在激发活力的同时,也有可能让一些文化单位淡化社会责任意识。就此,河北省社科院邓研中心主任、研究员王彦坤表示,各级党委和政府特别是文化主管部门,在深入推进文化体制改革的过程中,必须把抵制“三俗”当作一项重要任务来抓,要着力做好“挤”和“管”这两大重点工作。
  所谓“挤”,就是在改革的过程中要坚持文化事业和文体产业比翼齐飞,在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步伐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事业发展,特别是要加快构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文化需求,并在此基础上多生产精品力作,最大限度地占领文化市场,挤压“三俗”的生存空间。
  所谓“管”,就是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和引导。比如,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健全文化法律法规和政策体系、健全文化市场监管体制机制等。目前的重点是必须防止两种不良倾向,一是把“转企改制”视为“放手不管”,二是“运动式”、“应急式”的工作思路。只有这样,才能做到真正管、全力管,长期抓、持续抓。
  戴副部长则指出,目前必须突出一个“打”字。只有通过不断地“打”,才能清晰有力地向全社会传递一种强烈的信号:不管什么样的文化产品,都不能挑战主流价值观,都不能破坏社会文化和道德环境。
  同时,从根本上看,抵制“三俗”之风,必须清除其产生和生存的道德土壤。这当中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要引导文化工作者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固守道德底线,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做到在众声喧哗中清醒自律,在世相百态中激浊扬清,肩负起弘扬先进文化、引领社会道德、示范精神文明的责任;二是要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传播教育,提高全民思想道德素质,引导公众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高文化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也就是说,在今后的工作中,既要重视用先进文化承载高尚道德,更要重视用高尚道德催生先进文化。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创造传播接受先进文化光荣、创造传播接受落后文化耻辱的社会环境,让“三俗”文艺作品失去产生的土壤和传播的市场。否则,如果仅限于监管和打击,不但会因为“慢半拍”而效果不佳,甚至可能陷入“割韭菜”的困境。
  4.以下是2010年8月19日上午中央外宣新闻发布会的内容节选:
  中央电视台记者:文化体制改革涉及的领域广泛、情况复杂,我们今天取得的这些突破性的进展和成果,其背后有哪些情况或者经验值得梳理和总结?
  中央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文化体制改革有其特殊性和复杂性,既与经济体制改革密切相关,又与政治体制改革紧密相连,实际工作中主要把握三个方面。一是明确定位、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公益性文化事业主要以政府为主导,必须注重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和便利性的要求,由政府投资提供有关服务。经营性文化产业主要以市场为主导,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方面的需求,以此推动文化体制改革针对不同情况加以实施和改进。二是试点先行、循序渐进、逐步推开。在市场发育比较成熟、有一定市场经济条件基础的单位先行试点,而市场发育程度相对不够成熟、底子比较薄弱的单位,允许它有一个过程,进而保证改革能够顺利实施,并取得好的效果。三是以人为本、政策保障,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我们提出了一系列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有关政策措施,基本原则是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中人过渡法。这些政策措施确保了改革的平稳推进。
  香港文汇报记者:我们注意到前一个时期在内地市场上出现了一些低级庸俗的图书和电视节目,有一些声音说这些低级庸俗的图书和电视节目出现是由于文化体制改革造成的,请问各位部长有何评论和看法?谢谢!
  孙志军:确实社会各方面都很关注这个问题。文化精品是一个国家、一个时代文化发展水平的集中体现,文化体制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多出文化精品、多出人才、多出效益,进而使文化能够真正发挥引领社会、教育人民、服务群众、推动发展的重要作用。在推进文化体制改革过程当中,我们始终强调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绝不能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放弃社会责任,有损社会效益。在改革的发展实践中,总体情况是好的,主流是健康的,但确实有个别企业,包括媒体,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出现了庸俗、低俗、媚俗的现象。其原因,我们感觉:一是为经济利益的驱动,二是法制不够健全,三是管理不够到位,四是外来文化的冲击和影响。对此,我们在改革过程当中需要予以重视和采取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孙志军强调,所有的文化单位,无论是事业还是企业,无论是国有还是民营,都应该成为先进文化宣传的阵地,自觉地、坚决地抵制庸俗、低俗、媚俗的现象,绝不给腐蚀人们心灵、败坏社会风气的文化垃圾提供传播渠道。在改革过程当中,我们将进一步认真研究,采取相应措施,切实建设好、管理好、发展好文化企业。他呼吁社会各界,包括新闻媒体自觉抵制“三俗”,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5.中央政府的“反三俗”举措受到国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新加坡《联合早报》认为,新时代中国什么都在进步,唯有一些恶俗的“文化毒瘤”在拉后腿,中国的大众文化需要完成一个自我的超越。香港《明报》刊文说,许多迹象表明,内地正发起一次新的“道德运动”,低俗化已被视为文化体制改革新课题。
  针对香港《明报》的“道德运动”这一提法,W教授并不表示赞同,他认为,非理性的情绪对抗很难带来社会的实质性进步,媒体也不应对此推波助澜。谢丽尔?吉布斯在《新闻采写教程》一书中提出“公共新闻学”的观点,认为媒体不应只报道极端对立的双方观点,而是应着重于更为温和的中间意见,将目光放在“如何解决问题”上,这也被誉为“美国新闻理论的第三次革命”。争取谋求社会的共识,让官民之间、不同阶层之间学会相互宽容、尊重、协商和妥协,而不是单纯作为“大众意见的开放平台”,这也是新时代中国媒体的责任所在。
  M专家指出,就多数公共事务而言,怎么做比做什么更重要,重在讲究程序正义。中国要建设法治国家,就要让政府的一切作为都在法律框架内,“反三俗”运动也应如此。但我们目前看到的只是行政部门在干劲十足地摇旗呐喊,立法和司法力量缺失,这就使得部分民众对这一运动的合法性产生了质疑,立法势在必行。
  M专家还表示,任何法规要得到切实的执行,都离不开民众的尊重和肯定,否则只能成为一纸空文。寻求社会道德的“最大公约数”,同样离不开民众的充分讨论和参与。应该看到,“低俗”现象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低俗”源于个人的需求,是人性的一部分,没必要也不可能将其一竿子打死。法律应明确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的区别,对于公共领域的低俗现象,可通过作品分级制度限制其传播范围,对于私人领域公民的个人选择则不应干涉。
  凤凰网曾作过一期关于“反低俗”活动的民意调查,有57.6%的人主张采用法律规范的方法,支持政府管制和媒体自律的分别为16%和24.3%。在研讨会上,也有学者认为对待不同层面的低俗信息应当有不同的治理手段,不宜笼统一刀切。其实,通过立法来谋求共识,通过司法来减少误判,行政部门依法而行,让民间成为“反低俗”的主力军,“反低俗”才能不被低俗化。
  6.辽宁文化艺术学校创作、排演的舞蹈作品《一条大河》,在2010年7月27日落幕的第七届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艺术院校专业组决赛中荣获银奖第一。谈起获奖的感受,校长李铁刚认为,培养青少年的文化意识对于树立整个社会文化氛围至关重要。
  李铁刚认为,文化是一种精神,精神危机很可怕。只有把文化放在更高的地方,才能让人们把精神寄托在文化上,而这种寄托最终会转变成追求。“基层有关部门还需大力支持,把好的作品、先进的观念、尤其是影响青少年的优秀作品传递给普通市民,让他们对文化的精华有深度的了解,而不是一闪而过的模糊概念。”
  谈到获奖舞蹈《一条大河》,李铁刚表示:“现在的孩子对传统了解的太少了,生活条件的优越让他们体会不到艰辛。舞蹈讲述的是一个孩子在梦中回到了红军时期,亲眼看到红军当年艰苦的生活与战争的场面。”
  “以德为首,以艺为本”是李铁刚始终坚持的办学原则。除了国家规定的德育课程外,他把从四书五经中摘出的部分内容组成一本书,作为学校德育必读教材。他说:“我要培养出的不光是业务骨干,而是德艺双馨的艺术栋梁。道德不仅是做人的根本,更是一个艺术家必备的品质,没有德哪来的艺?”
  2010年8月3日晚,由国家京剧院精心复排推出的经典大戏《满江红》在北京国家大剧院隆重上演,揭开了2010国家艺术院团优秀剧目展演的序幕。此次展演由文化部主办,文化部艺术司、国家大剧院承办,历时一个月。文化部艺术司司长董伟告诉记者:这是近十年来国家艺术院团规模最大、历时最长的一次集中展示,旨在充分发挥国家艺术院团的导向性、代表性和示范性作用,打造国家艺术院团演出品牌,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国家艺术院团建设,对国家艺术院团的改革和发展寄予厚望。近年来,文化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积极推动国家艺术院团的体制机制改革、艺术生产和人才培养。各院团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解放思想、开拓创新、奋力拼搏,呈现出生机勃勃、蒸蒸日上的良好态势。展演活动将充分展示新时期国家艺术院团推进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繁荣文艺创作的最新成果,充分展示新时期国家艺术院团崭新的精神面貌,充分展示新时期国家艺术院团老中青三代艺术家的艺术风采。一系列行动显示出政府在“启动民族优秀文化”上的努力。
  三、作答要求
  (一)认真阅读给定资料,简要回答下面两题。(20分)
  1.2010年7月23日,胡锦涛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明确强调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之风。请阅读给定材料,概括目前出现的“三俗”现象。(10分)
  要求:准确、全面、简明。不超过150字。
  2.请结合“给定资料2”,谈谈你对“如果任由电视行业低俗之风大行其道,电视行业的未来实在令人堪忧。”这句话的理解。(10分)
  要求:准确、简明。不超过150字。
  (二)提到“三俗”之风的出现和流行,戴长江副部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众有所好即投之,术有所能即行之。”请说明这表达了戴副部长怎样的观点?(20分)
  要求:准确、简明、条理清晰。不超过300字。
  (三)请运用你的知识和理解,指出以下做法是否正确。对正确的选项,在括号内打“√”;对不正确的选项,在括号内打“×”,对于你认为不正确的选项,分别说明理由。(20分)
  要求:观点明确,内容完整,针对性强,阐述清楚,语言简洁。不超过400字。
  A.近一段时间来,我国婚恋类节目和情感类节目出语低俗、公开讨论涉性内容、宣扬拜金主义和不正当的婚恋观,这些节目严重误导广大观众,传递了不健康的价值观,损害电视媒体公信力,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为此,政府应该取缔那些低俗、恶俗的电视节目,从源头上净化电视荧屏。(    )
  B.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明确强调抵制庸俗、低俗、媚俗“三俗”之风,这说明“三俗”问题已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为了保持“反三俗”的正确方向,“反三俗”应由政府主导,着力依靠行政手段坚决打击。(    )
  C.对于低俗文化,缓慢式的治理方式很难奏效。为此,应采取运动式的治理措施,一次性根治低俗风气的流行。(    )
  D.当前,“三俗”之风盛行,主要与一些文化工作者和文化单位的“无良”和“唯利”有关,因此,从根本上看,抵制“三俗”之风就要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管,引导文化工作者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
  E.“反三俗”,怎么做比做什么更重要,重在讲究程序正义。因此,“反三俗”应加快立法,使政府的一切作为都在法律框架内,以实现、确保行为的合法性。(    )
  (四)参考给定资料,围绕“文化体制改革与‘反三俗’”,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40分)
  要求:
  1.思想深刻,观点明确;
  2.内容充实,结构完整,语言畅达;
  3.总字数900—1100字。

点击分享此信息:
相关文章相关文章
RSS Tags
返回网页顶部
http://www.hngwy.org/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1038242号-30
(任何引用或转载本站内容及样式须注明版权)XML